是否可以经由DDLG满足恋父情结

转载文章。原发表于 https ://zhuanlan.zhihu.com/p/359459592

~~~

牧心

在聊天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女孩喜欢比自己年长很多的成熟男性。在生活中,这些女生有时被称为“大叔控”。很多人说“大叔控”就是“恋父情结”。那么,恋父情结该如何理解呢?

1、什么是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

恋父情结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他将恋父情结看成是一种性欲。恋父情结又译为“厄勒克特拉情结”,得名于古希腊的一个传说:公主厄勒克特拉的母亲与其恋人共同谋杀父亲,公主决心替父报仇,便怂恿自己的兄弟杀死了母亲。弗洛伊德以此来命名恋父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在三到五岁的时候,儿童开始对性器官发生兴趣。女孩由于发现自己缺少男性性器官,因而归罪于母亲,有些精神分析师认为这样的归因可以解释很多女人终其一生对自己的母亲怀有矛盾情感的事实。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这么释义:“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置诸一边,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但是,在更多时候,这个词的含义并不只是“迷恋像父亲一样的男人”,更不是指想和像父亲一样的人谈恋爱。

提到“恋父情结”,传统理论称之为女儿对自己的父亲怀有依恋、爱慕的感情,并嫉妒和排挤母亲。但实际上,恋父情结的概念比较复杂,更接近事实的概述或许是:人们对于富有男子气概的年长男性所怀有的无意识冲动。也就是说,恋父情结中的“父”并非指真正的父亲,而是符合社会一般印象(比如稳重、坚毅、睿智)的年长男性。

波伏瓦从女性视角对恋父情结进行了感性的描述,她在《第二性》中说,如果父亲对女儿表现出温柔,她会感到自己的生存得到极好的辩护,她拥有其他女孩难以获得的种种优异品质。她感到心满意足,被奉为神明。她可能一生都带着怀念去追随这种充实与宁静。倘若她得不到这种爱,就可能感到自己是有罪的,该受惩罚。要么她可能到别处寻找对自身的评价,对父亲变得冷漠,甚至敌视。

2、如何判断一个女性是否具有恋父情结?

恋父者会本能地爱上那些具备年长男性特征的人,并且想从对方身上获取那些在父亲身上没有得到的爱,即使不断碰壁、遭受虐待也在所不惜。

因为在潜意识里,他们认为如果自己最终能从像父亲那样的人身上获得爱,就能改写自己不被父亲所爱的“失败感”,能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另一些恋父者则会排斥那些与父亲相似的人,坚持要找一个与父亲截然不同的伴侣。他们认为,既然从父亲身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那么只要避开和父亲相似的人,就能得到幸福。

总是希望和比自己年龄大的男性进入亲密关系,或者隐秘的性幻想对象是某个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男性;

有时候,会故意做出让伴侣感到失望的行为,就像年少时故意让自己的父亲失望那样。Ta不自觉地期待着伴侣会包容自己,甚至过分地包容自己,给自己儿时不曾得到过的关注和爱;

即使学业、事业再成功,也觉得隐约有种缺少肯定的感觉,就像小时候很少得到来自父亲的肯定一样;

回顾从小到大和人的交往,发现自己下意识地寻找一个“权威男性”的存在(比如倾慕年长的老师、喜欢男性领导等等)。

如果具备这些特点,那大概率是存在或明显或轻微的恋父情结。

3、恋父情结的根源:父亲角色的缺位

为什么有些女人有恋父情结呢?观察具有恋父情结的人现身说法,发现其中一种原因是缺少父爱。在童年时并未获得父亲的认同与肯定,并在心理上被严重忽略,就会产生恋父情结。

过早失去父爱的女孩,常常会将对于父亲的感情转移到现实中某个人物的身上,这个人物会成为父亲的替代品,但他又不同于父亲。在父亲的光环效应下,“他”的形象往往更加高大起来,显得无可替代,供奉在女孩记忆深处。

恋父情结的关键诱因,是成长中父亲的缺失。有恋父情结的人会觉得当自己需要父亲的时候,父亲总是缺席。一种情况是父亲很少参与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事件,久而久之,孩子感到生命中缺乏父亲的陪伴。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父亲常伴左右,但孩子很难从他那里获得支持,结果产生深深的失落感和疏离感。

最懂女人的作家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描绘了父亲缺位到底如何影响女性性格的形成,进而决定了她们的命运。

另外一种情况是,父女关系相处融洽亲密。女儿喜欢、崇拜父亲。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无私的、永远不离不弃的、高于自己生命的,无限责任的爱。女孩渴望的是绝对的安全和强大的依靠,以及从小到大的悉心呵护、体贴入微的关爱以及永久的陪伴。或许这是恋父情结产生的另一个根源。

4、如果你觉得恋父情结在困扰自己,该怎么办?

有些孩子把父亲的缺席归咎为自己,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才会使得父亲远离自己和母亲,他们因此变得更低自尊、更害怕伴侣会像父亲一样抛弃自己。于是一旦发觉对方可能有一点远离的迹象,就试图紧紧抓住对方。

如果你觉得恋父情结对你造成困扰,你可以尝试做出改变。你可以告诉自己“我能够独立地面对生活”、“我很好,我喜爱、欣赏自己”。通过积极地自我对话,学着抚慰与鼓励自己。

心理学家建议恋父者可以把寻找父亲的方向从外界转向内在——在自己身上发现“缺失的父亲”。这样人们便不需要在他人身上寻找理想的父亲,因为他们自己就为自己成为了那个理想中的父亲。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无法改变,那就积极接纳自己的恋父情结,避免每天生活在纠结之中。不妨通过某些方式满足自己的内心,例如寻找更成熟的伴侣、建立DDLG关系(可以参考另一篇文章《DDLG关系:宠爱,但规矩必不可少》)等。

发表回复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