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视频版 https://youtu.be/RlMhFvF53dU
视频位于YouTube平台,须满足以下4个条件,方可正常收看@51bdsm频道的内容
- 可以访问YouTube的 上网条件;
- YouTube 已经登陆 你的账号;
- 账号信息中年龄 至少为18岁;
- YouTube设置中 “受限模式” 为 “关闭”
(弧老师注:在视频版的开头,有一个关于安全词的搞笑视频)
有些S会为m选一个与两人私事相关或带情趣的词作为安全词。这类答案在聊天室里很少见,可能是因为大家不好意思分享,怕丢人。这种安全词本身是两人之间的小游戏,没问题,但要记住安全词的初衷。为了避免忘记,S需定期检查和提醒。比如,S突然问m:“安全词是什么?快说!”如果m答不上来,可以通过皮鞭“帮她提高记忆”。通过反复练习,确保m牢记且会用。而且,既然选择了私密或情趣的安全词,经常检查和练习,本身也是一种游戏,不是吗?
再来一个知识测验题:全球排名第二的安全词是什么?这个难度更大,就像大多数人知道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90%的人不知道第二高峰是乔戈里峰。好了,第二安全词是什么?
答案是:“安全词”!没错,就是“安全词”本身。就像有人说“你准备好了吱一声”,你直接说“吱!”只要m记得游戏中有安全词这个机制,她绝不会忘记“安全词”这个词。简单直接,效果拔群。
所以,如果S给m设置一个私人的、情趣的、有纪念意义的词作为安全词,那是你们的私人游戏。如果只是因为不知道选什么好,觉得安全词必须“特别”,为了特别而特别,那就本末倒置了。安全词是为了避免误解,而不是为了标新立异。
尤其是对完全不熟、刚认识、头一次尝试的玩伴,还不如直接用“红色”或“安全词”这种社区通用的词。非要说,“你记住,你的安全词是Zyzzyva,一种南美象鼻虫的名字,这是我专门为你精心选择的安全词”,就有点装逼了。
安全词的正确使用:解开误区
对于熟悉彼此沟通方式的玩伴,或者没有角色扮演和求饶桥段的游戏,m感到无法忍受时,可以用直白语言告诉S,比如“我真的受不了了”。这种情况下,误解的可能性很低,也无需顾虑主奴规矩或礼仪,因为此时考虑的不是游戏中的礼仪,而是怎么尽快终止游戏。
当然,m也可以用安全词叫停,这是个好选择。弧老师不想给m这方面的压力,但事实是,对于相互熟悉的玩伴,某次游戏被安全词中途叫停,往往反映出S控场失误,或双方对新玩法的接受程度差异过大。双方的情绪和兴致会被打断,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使用安全词叫停,是在约定的游戏规则内“体面”终止,心理影响较小。举个类比,这就像电脑出现异常,但你还能通过开始菜单选择关闭重启,虽然打断了工作,但用了Windows正常的操作方法。肯定比不用安全词,也就是直接拔电源好得多。
如果m情急之下忘记了安全词怎么办?没关系!再重复一次,安全词的目的是避免沟通误解。只要m的表达不会引起误解,S就应该能听明白。比如说:“我某处好痛,真的受不了,这不是游戏台词,我需要立刻停止!”或者“安全词!安全词!我记不清是什么了,但我现在要用!”任何负责任的S都能毫无误解地听懂。
如果S听到这些还不停止,反而说“你好好想想安全词是什么,你不说出正确的安全词我就不停”,只有三种情况:一是他智商有问题,二是他是个傻逼,三是他完全不顾m的安全。为了自身安全,m在脱困后请立刻远离并拉黑这个S。
除了破皮流血等可见的身体伤害,m的心理过载也可能造成严重伤害,但这种伤害难以察觉,仅靠S的判断非常不可靠。因此,必须给m一个明确的途径,让她能主动告知S自己的心理紧急状况。如果m发现自己难以承受游戏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也可以使用安全词叫停。
一个常见误区是:S使用之前常用的游戏方式,m却突然喊安全词,S根据观察或经验选择忽视。m可能因身体或心理状态不佳,承受能力突然降低。例如,m前一天健身时肌肉拉伤,之前能承受的悬吊方式这次却引发剧痛;或者m突然感到晕眩、恶心、心悸,而S觉得“才羞辱两句,还没上手段,你就喊安全词,这不是跟我作对吗?”这种判断失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无论新玩伴还是熟人,无论是新玩法还是旧项目,无论S是否观察到m的身体异常,听到安全词就必须及时终止游戏,并询问m的情况。这是铁律。
但安全词是m的“万能挡箭牌”吗?当然不是。sm游戏的乐趣在于“痛并快乐”,如果不痛了,就不快乐了,也就不是sm了。如果m只要稍微一痛就使用安全词,只有一种可能:她不是真正的m(也就是受虐者)。常见于有人想把女友“掰进”sm圈,但女友本身不喜欢sm,也不是m,只是为了陪男朋友玩。轻度羞辱、束缚或粗暴的性,她还能接受,但真痛了,她立刻下头喊安全词。还有一类情况,m有某种性癖,被归入广义的sm圈,比如单纯的Brat、DDLG或ABDL的小女孩、感官主义者(例如喜欢被装进丝袜睡袋)。她们可能被粗略归类为m或sub,也会找人实现性癖,但实际上不是受虐者,也无法接受疼痛。
如果是这种情况,只能说你们的组合出了问题。这不是解决游戏中过度使用安全词的问题,而是你们的sm关系“该用安全词”终止了。
有些确实是S/m(施虐/受虐)组合的玩伴,但S的轻重程度明显高于m的承受能力,也会导致安全词频繁使用。
还有一种有趣的情况:m希望把感觉控制在痛与快乐的临界线上,既痛苦又不因痛苦而下头,这种平衡带来奇妙的愉悦感。当痛苦超过这条线,虽然m还能忍受,但感觉下降了。这有点像喜欢高潮边缘控制的玩伴,不是大力迅速达到高潮最好,而是长时间停留在99%,但又不到100%,才是最撩人的。因此,一些有经验的m发现S下手太重超过临界线,会希望S稍微减轻,以延长游戏过程。
对于这些情况,m有两种适合的沟通方式。如果游戏没有特别的主奴沟通礼仪或求饶桥段,就直接说出来。如果有,可以再约定一个“软安全词”,作用不是终止游戏,而是向S请求“下手轻一点”。既然是软安全词,说明不是紧急情况,S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或者戏弄m一下再减轻。总之,软安全词仍在游戏范畴内,具体怎么玩,看S的偏好。
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安全词是“Red红色”,那第一的软安全词是什么?不要想,马上说,对,就是“Yellow黄色”。看,大家经常看弧老师的视频,智商都明显提升了。开玩笑的,哈哈!
安全词≠安全
有了安全词就安全了吗?完全不是。安全词只解决了沟通误解这一个问题,sm游戏中的其他危险因素无法靠它化解。中国国内未见这方面的研究,结合美国和欧洲一些健康机构及sm社区的统计,极少有伤害事件是因没有使用安全词造成的。主要伤害原因包括:
1、sm装备失灵或操作意外:比如,圈子里流传过S把m悬吊在吊灯上,结果吊灯承受不住,连人带灯掉下来的故事。sm伤害多发生在一瞬间,喊安全词也救不了命。环境与玩具的安全可靠性+S的经验和技术,才是游戏安全的基石。
2、m因激情导致判断力下降:m上头了,加上内啡肽和肾上腺素分泌降低痛感,使m未察觉身体已进入危险状态。S作为主导者,需随时关注m的状态,以m的身体异常和安全词中较低的界限作为停手依据。
3、伤害延后显现:如圈内m玲日记中描述的上海急性肾衰事件,游戏几小时后才出现症状,伤害已不可逆。再如,手臂绳子悬吊可能导致桡神经压迫伤,m当时无明显不适,也不会喊停,游戏后才发现手臂丧失知觉。S需通过技术经验避免危险。
4、m被单独束缚且噤声:将m长时间单独留在束缚和堵嘴状态,一旦出现意外,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不想说会遇到火灾地震,那样就成杞人忧天了。举个简单例子,每个人都可能莫名其妙被口水呛到,你一定遇到过。如果m被戴口球或堵嘴,呛到的风险增加。如果恰巧m被束缚且S不在场,m自己呛到了,导致咳嗽甚至呕吐,无法呼吸,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严格束缚或噤声的游戏中,S必须全程在场并时刻关注m的情况,否则m可能喊不出安全词,喊出来也没人听见。
安全第一,乐趣无穷
弧老师结合安全词,聊了sm游戏中的许多话题,希望帮助圈内朋友,特别是新手,更全面地理解和考虑sm游戏的安全性。希望各位S在游戏中保持安全意识,不断提升调教技术和调教经验,这才是安全的正道。祝大家的sm游戏安全又快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