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老师:安全词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上)【文字+视频版】

本文的视频版 https://youtu.be/T3Bc2cUr0JI

视频位于YouTube平台,须满足以下4个条件,方可正常收看@51bdsm频道的内容

  1. 可以访问YouTube的 上网条件
  2. YouTube 已经登陆 你的账号;
  3. 账号信息中年龄 至少为18岁
  4. YouTube设置中 “受限模式” 为 “关闭

在BDSM的领域中,安全词是最广为人知的概念之一,被誉为sm游戏的“安全网”。它不仅是负责任的S展现责任感的象征,也被许多人视为简单明了的工具。然而,安全词的实际应用远比想象中复杂,许多人对它的使用存在严重误解。

你可能听过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某位m在游戏中,每次被鞭打时,都向S哀求:“主人,不要打我!”这让她感到非常卑微,沉浸于角色。但当她真的无法忍受疼痛,喊出“不要了!”,却被S误解为兴奋的表现,甚至加大力度,最终导致身体伤害。这个案例说明,设定一个与游戏常用语言截然不同的安全词,是确保明确安全底线的必要措施。

然而,在现实的sm游戏中,安全词的使用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直白。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自测题来挑战你的认知。

  1. 游戏中m感觉身体无法承受,应该直接告诉S要求停止,还是使用安全词喊停游戏?
  2. 如果m使用了安全词,但S观察后认为m完全可以承受,S是否还要停止游戏?
  3. m觉得强度已达极限,必须停下来,但如果能稍微减轻,她还希望继续,她该使用安全词还是默默忍受?
  4. 如果m(例如偏Brat属性的m)在游戏中稍感不适就使用安全词,导致调教程度无法提升,S要惩罚她或取消安全词吗?
  5. m在游戏中感到无法忍受,但在紧张情况下忘记了安全词,怎么办?
  6. S感觉游戏已非常激烈,超出一般人的身体承受能力,但m一直没有喊安全词,S要继续吗?
  7. m在游戏中被严格束缚和堵嘴,无法发声,想使用安全词怎么办?

这些问题你是否从未考虑过?或者拍脑门想出了一些答案,却不确定对错?弧老师在圈子里问过一些朋友,很多人的答案都错得离谱。所以,如果你也不知道答案,不用羞愧!让我们从头开始,听弧老师为你讲解安全词的正确理解和使用方法。

安全词的起源:从何而来?

BDSM文化无疑是个舶来品,从圈子里流行的英文缩写和日系词汇就能看出端倪。多亏了早期的BDSM参与者和如今活跃的自媒体人,这些文化概念大部分已传入国内并实现了本土化。当然,在多次转手和自媒体改编的过程中,也引入了一些误解。这个话题很广,我会在其他视频中详细解释。

回到安全词本身,它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安全词起源于1970年代的美国BDSM社区。1971年,纽约的Eulenspiegel Society和1974年旧金山的Society of Janus最早正式使用“安全词”这一术语,并将其作为社区安全教育项目的一部分,在BDSM爱好者中积极推广。是不是比你想的要早得多?

虽然BDSM从人类早期就存在,但长期以来主要是熟人之间的小范围活动。到了1960和1970年代的美国社会解放运动期间,BDSM和其他性少数群体开始走向公众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直接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大量新手加入;二是许多人通过社区活动或“Play Party”与陌生人直接进入游戏,对彼此的身体、心理状况、承受能力和沟通习惯几乎一无所知。这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为此,社区开始大力推广安全教育,安全词作为陌生人之间的“安全网”被引入并迅速普及。

另一个安全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活跃于旧金山、纽约、芝加哥和柏林的一个特殊群体——主要由男同性恋退伍军人组成的自称为“骑士派”或“原教旨派”的sm群体。由于军队的习惯和传统,他们在BDSM活动中强调仪式感和规范。如今常见的“支配与服从”这个固定词组、上位者与下位者的明确等级差异,以及游戏中称呼主人为“Sir”、通过特定口令控制行为的传统,都源自这一群体。他们规定,从属者在要求停止游戏时必须使用专门的“申请停止口令”,而非日常用语。这实质上就是安全词的雏形,尽管当时未使用“安全词”这一术语。BDSM社区后来推广安全词,也借鉴了这一做法。

此外,在英语中,“NO”是一个意义丰富的词,能表达拒绝、惊讶、激动、喜悦等多种情绪,类似中文的“卧操”,是个万能词。因此,在BDSM游戏中,仅靠“NO”来判断是否停止或增加刺激,极易引起误解。就像开头提到的案例,m在角色扮演中说“NO”,可能只是剧本的一部分,也可能是真的受不了了。因此,设定一个与游戏常用语言截然不同的安全词非常必要。

安全词的普及有其历史根源和客观需求,但也受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推手。近年来,安全词逐渐成了BDSM圈内的“政治正确”和一种“免责声明”。几乎所有讨论BDSM的文章、博客或视频,只要涉及高风险玩法,若不提及安全词,就可能被批评为没有适当警告读者或观众,或被视为S对m缺乏尊重和对其安全不够重视。虽然强调安全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导致信息变得重复而缺乏深度。

安全词的奇葩选择

弧老师在圈子的一些聊天室里,偶尔看到大家聊起安全词的话题,网友们纷纷抛出奇奇怪怪的安全词,像“炸鸡”“土豆”“拖拉机”,应有尽有。有些人说他们设过安全词,但过一阵子就想不起来是什么了。

来个BDSM知识测验题:猜猜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安全词是什么?

答案揭晓:“Red红色”!你猜对了吗?是不是有点意外?

安全词起源于美国BDSM社区的推广,常用于帮助完全不认识的玩伴或Play Party参与者,迅速约定一个全社区通用、毫无歧义、易于记忆的词。交通灯的“红灯停,绿灯行”简单直观,说一次就能记住一辈子。因此,“Red”成为首选。

安全词的作用是在紧急情况下让m叫停,甚至“保命”。因此,选一个毫无歧义、容易记忆、方便使用的词是首要原则。

以下是几个反面教材:“粉色”、“湖蓝”、“棕色”

这些词很难与紧急情况联系起来。在高压或紧急情况下,m可能记得是个颜色,但具体是哪个就难以确定了。

“Xj75#848*2” 或 “达拉崩吧斑得贝迪卜多比鲁翁”

当然是玩笑!没人会选这样的安全词。我是想强调,安全词不是密码,也不是绕口令,越简单越好,才能在危急时刻脱口而出。

(待续未完)


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