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SM百科 合集
- BDSM百科(一)基础知识
- BDSM百科(二)生理、玩法、安全与形式
- BDSM百科(三)心理方面与相关统计
- BDSM百科(四)医学与社会接纳度
- BDSM百科(五)社会与性别研究
- BDSM百科(六)历史以及与皮革运动的关系
- BDSM百科(七)文化影响 本文
文化影响
当今,BDSM文化已存在于大多数西方国家。这为BDSM实践者提供了与志同道合者讨论相关议题和问题的机会。此类文化常被视为亚文化,主要因为BDSM仍被一部分公众视为“非主流”。许多人因担心遭受误解或社会排斥而对自己的倾向保密。
与试图通过心理学、精神分析、医学或法医视角解释施虐受虐行为的理论框架不同,这些框架往往试图将行为与欲望分类,并寻找其根本“原因”,Romana Byrne 认为这类实践可视为“审美性”(aesthetic sexuality)的体现,其中生理或心理冲动并非关键驱动力。相反,施虐与受虐行为可能源于选择与思考,受到与风格、愉悦和身份相关的审美目标驱动。在特定情境与语境下,这些行为可与艺术创作相提并论。
符号

BDSM社群中最常用的象征之一是三螺旋(triskelion)图案的变体,置于圆圈中。这个符号在中文中也常被称为“三曲腿”。三螺旋形在不同文化中有多种用途和含义;BDSM中采用该符号的用法源自经典小说《O的故事》中的“O之戒”。
BDSM三螺旋形符号可被理解为BDSM缩写中的三部分:BD、DS、SM(捆绑与调教,支配与服从,施虐与受虐),三者各自独立,又常被合并使用。
在欧洲大陆,O之戒广泛用于BDSM实践者之间。
BDSM权利旗由英国的Master Tanos设计,其图案部分参考了皮革骄傲旗,并加入了一个类似但不构成侵犯Steve Quagmyr版权的BDSM徽章版本。BDSM权利旗旨在表达一个理念:其性倾向或关系偏好包括BDSM实践的人,理应享有与他人同等的人权,不应因与他人自愿从事BDSM行为而受歧视。

该旗帜受皮革旗和BDSM徽章启发,但专门用于代表BDSM权利的理念,同时避免其他符号对商业用途的限制。设计时希望熟悉皮革旗或BDSM三角旋形图案者能一眼认出其“与BDSM有关”,并确保即使使用黑白或其他双色印刷也具有识别性。
影视与音乐
在先锋时尚、重金属音乐、哥特亚文化与科幻影视等多种因素推动下,BDSM与恋物元素与风格已广泛渗透入西方社会日常生活,但很多人未意识到其与BDSM起源的联系。尽管1990年代时BDSM仍局限于庞克与BDSM亚文化中,但如今已渗透至西方社会的更广泛领域。
音乐方面:罗马尼亚创作歌手ro:NAVI在其2014年MV《Picture Perfect》中展现了BDSM与绳缚画面。该视频因内容露骨在罗马尼亚遭禁播。2010年,蕾哈娜的《S&M》与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的《Not Myself Tonight》两首单曲也充满BDSM意象。麦当娜曾出演以BDSM为主题的电影《肉体证据》(1993)。
电影方面:1960年代起,著名文学作品如《O的故事》和《毛皮维纳斯》被明确拍成电影,BDSM题材由此进入主流影院。1986年,《九个半星期》上映,标志着BDSM题材在主流电影中获得表达。从1990年代起,包含BDSM等另类性倾向的电影大幅增多,包括纪录片《性图恐怖》(2009,基于网站Insex)、《Kink》(2013,基于网站Kink.com),以及《五十度灰》(2015)及其续集《五十度黑》(2017)和《五十度飞》(2018)。
《五十度》系列电影因将虐待行为与双方同意的BDSM混为一谈而遭批评。“《五十度灰》中主关系中的许多行为都是家庭暴力,无论身体上还是情感上。对那些对BDSM认知只来自这些电影中的‘情趣球’和‘痛苦之室’的人而言,这是一个危险的误解。”
戏剧
尽管在古典戏剧中可以找出一些与BDSM相关的元素,但直到当代戏剧出现,才有剧目将BDSM作为主要主题。其中有两部作品,一部来自奥地利,一部来自德国,BDSM不仅被呈现,还是剧情核心:
《身体偏执之所》(Worauf sich Körper kaprizieren),奥地利:彼得·科恩编剧并执导,改编自尚·热内1950年电影《爱的圣歌》。讲述一个婚姻故事:妻子(由资深演员Miriam Goldschmidt饰)对丈夫(Heinrich Herkie饰)与管家(Günter Bubbnik饰)施加施虐行为,直到两个新角色取而代之。
《哦,希尔德》(Ach, Hilde),德国:由Anna Schwemmer创作,首演于柏林。一位年轻女性希尔德怀孕后被男友抛弃,为谋生决定成为职业女王。剧本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描绘了职业女王行业。
文学
虽然早期已有迎合BDSM与恋物兴趣的文学作品,但现代意义上的BDSM文学多出现于二战之后。
“施虐”(Sadism)一词源自多纳西安·阿方索·弗朗索瓦,即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受虐”(Masochism)一词则来自《毛皮维纳斯》作者利奥波德·冯·萨克-马索克(Leopold von Sacher-Masoch)。值得注意的是,萨德侯爵作品多为非自愿虐待描写,如《贞女贾斯汀》,而《毛皮维纳斯》描绘的是双方自愿的主奴关系。

现代BDSM文学代表作是Anne Desclos以笔名Pauline Réage发表的《O的故事》(1954)。
其他重要作品包括Elizabeth McNeill的《九个半星期》(1978),安妮·赖斯的部分作品如《伊甸园之门》与《睡美人三部曲》,Jeanne de Berg的《影像》(1956,献给Réage),John Norman的《戈尔系列》,以及Patrick Califia、Gloria Brame、Samois团体、乔治·巴塔耶(如《眼之物语》《爱德华夫人》,1937年)和Bob Flanagan(《奴诗集》,1986,《操日记》,1987,《蜜之味》,1990)等作者的著作。巴勃罗·聂鲁达的多首诗中也常反映EPE(Erotic Power Exchange,情色权力交换)关系中的感受。E·L·詹姆斯的《五十度》三部曲为极受欢迎的BDSM题材言情小说,但常因对BDSM描写不准确甚至有害而受批评。
21世纪,多所著名大学出版社如杜克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已出版多部BDSM主题著作,由教授执笔,使该领域逐渐获得学术认可。
艺术
摄影方面:Eric Kroll、Irving Klaw(与首位知名捆绑模特Bettie Page合作)、日本摄影师荒木经惟,其作品藏于多所著名博物馆、画廊与私人收藏中,如全球当代摄影艺术最大收藏者Marion Lambert男爵夫人。此外还有Robert Mapplethorpe,其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纽约BDSM地下圈的作品因男同性恋意象激发公共艺术资助辩论。
漫画方面:Guido Crepax出版《O的故事》(1975)、《贞女贾斯汀》(1979)与《毛皮维纳斯》(1984),受Pauline Réage、萨德侯爵与萨克-马索克启发。John Willie创作的《甜格温多琳历险记》(1984)改编为电影《格温多琳历险记》。Stjepan Sejic自2011年起连载的《Sunstone/Mercy》系列也广受欢迎,并进入多家主流书店。
平面设计方面:Eric Stanton擅长女性支配题材;此外还有空山基与Robert Bishop。
装饰艺术方面:Bruno Zach于约1925年创作雕塑《骑鞭女》,描绘身着暴露制服、手持骑鞭的女王。
(全文完)
BDSM百科 合集
- BDSM百科(一)基础知识
- BDSM百科(二)生理、玩法、安全与形式
- BDSM百科(三)心理方面与相关统计
- BDSM百科(四)医学与社会接纳度
- BDSM百科(五)社会与性别研究
- BDSM百科(六)历史以及与皮革运动的关系
- BDSM百科(七)文化影响 本文